8月26日,四川省委宣传部、公安厅公布了全省100个“最美基层民警”“最美警务辅助人员”“最美警属”的名单,凉山公安2名民警、2名辅警、2名警属榜上有名!
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最美基层民警
沙云
凉山州昭觉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
沙云作为驻村扶贫书记,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驻村以来,他开设农民夜校说法律、讲禁毒,同时,成功启动波吉村林下鸡养殖项目,通过采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坚持“看准市场,选准项目、精准对接”思路,促进波吉村的产业不断发展。
同时以“外出务工”抓好农民增收,开展劳务对接,签订帮扶协议,积极组织定向劳务输出,在沙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波吉村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和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未脱贫时人均年收入只有2200元,目前已达到7000元左右。沙书记在驻村扶贫期间始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发力,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跟踪落实全村17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上学情况,确保全村无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辍学。经过沙云的努力,目前村中无一人吸毒,孩子无一人辍学。
在一次下沉走访中,沙云发现村民用水难的问题后,决定扶贫工作就从解决村民用水开始。经多次实地勘探和多番协调,克服山高、路陡且人手紧缺等困难,联系县水务局拉来500米的水管,组织村上的青壮年铺设饮水线,彻底解决村民无水可用、吃水难的窘境。
沙云在驻村期间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村基本医保参保率98.22%。其中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对全村贫困户房屋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并主动协调住建部门予以解决相关问题。
沙云帮助波吉村开设农民夜校,不定期走进田间地头,讲扶贫政策、讲法律法规、讲种养技术、讲务工技能,就是要引导村民坚定一个信心,只要坚决坚定地落实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一定要学技能、要走出去,沙云从开设农民夜校说法律、讲禁毒到组织村民林下养鸡形成产业链;再从培训生存技能输出劳力到成立扶贫装修队负责全县刮方瓷增加村民收入。多措并举,让扶贫政策在群众中入脑入心见行。
沈东
凉山州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三级警长
入警十年来,沈东一直奋战在在禁毒助力脱贫攻坚的路上,为凉山禁毒事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一往无前破难关,先后侦破130余起重特大毒品案件,抓获贩毒嫌疑人3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500余公斤,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州公安局嘉奖4次,多次荣获州公安局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员称号。
有一次沈东和战友开车跟踪运毒车辆,当快到抓捕点时,嫌疑人突然看到停在道路中间的大货车,心生慌张立马原地调头。沈东和战友立即驾车向想调头冲卡的嫌疑车拦腰撞去。这个举动不仅没让嫌疑车辆停下,疯狂的嫌疑人开始更加亡命地加油猛冲,寂静的夜空响起了枪声。一颗颗子弹在沈东的耳边呼啸而过,“那个时候什么也顾不上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誓死擒凶!”
沈东拼命踩踏油门狂命追逃,终于在几公里外将嫌疑车辆逼停,一网打尽了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60块20多公斤。当沈东从车上下来时,看见毒贩的车胎被打爆,车身弹痕累累。双方200多发子弹竟然没有一发打在沈东的车上,他在生与死的缝隙里狂奔了5公里。
2013年以来,凉山禁毒战线有5名民警因公殉职,30多人因公负伤。“从杜萍、兰小强、李春阳、沈建国,再到贾巴伍各,我们都是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最亲密的战友。当他们离去的时候,我非常难过……”沈东说:“虽然他们走了,但他们没走完的路,我们还要更坚定地走下去。”
最美警务辅助人员
张彦
凉山州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技术大队辅警
凉山州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技术大队辅警张彦,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辅警荣誉奖项,2019年度荣获凉山州十佳辅警荣誉称号。
DNA检验人员的职责就是让逝者开口说话,给活人一个明了的交代。张彦说:“做了那么久的检验员,看到凄惨和啼笑皆非的事情不计其数,但最重要的还是责任心。”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彦共参与了各类刑事案件和非刑事案件的现场勘验100余次,进行检验鉴定4000余起,检验大小毒品案件360余起,对25000余份法医物证检材进行了检验,出具法医鉴定书1000余份,法医检验报告3000余份,无一错误,2016年协助民警顺利完成实验室资质认证工作,2018年后通过不断摸索创新,成功应用Y染色体分型技术突破10余起疑难案件,利用法医、DAN技术直接破获50余起重特大刑事案件,利用数据库直接比中本省及外省的刑事案件200余件,充分发挥了DNA技术在服务现代侦查破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申子英
凉山州德昌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辅警
凉山州德昌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辅警2018年以来在县局领导、大队领导的带领下,申英子始终战斗在侦破重大案件的第一线,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其中重特大案件50余件,检验鉴定各类刑事案件痕迹物证105余件。在2020年7月30日钟某被杀案中,全身心投入现场勘验,现场勘验必须第一时间锁定重要的痕迹物证,需要现场进行详细勘验,在此时不能退缩,为了还原现场,为案件提供侦查方向和线索,申英子克服困难对命案现场进行5个多小时的勘验。随后与嫌疑人家属进行深入沟通,获取嫌疑人作案时所穿衣服信息,最后在野外池塘边上紫荆泽兰草丛中找到嫌疑人抛弃的作案时所穿衣物,并从衣物上提取有利证据,为整个案件的告破提供了坚实支撑。
面对那些大多数女人想都不敢想的血腥场面,申英子总是处惊不变,轻松应对,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作风,踏实肯干,认真努力的做好每一次现场勘验,妥善保存、送检每一个物证,细致入微勘察每一个现场,这些年她风里来雨里去,一点一点的积累,一点一点的摸索与总结,赢得了全局同事的广泛赞誉,在多个大要案中发挥关键作用,先后3次被县局表扬。
最美警属
张珊
凉山州会东县公安局鲁吉派出所民警周波妻子
张珊,凉山州会东县公安局辅警。
“警嫂”是一个特殊的称谓,包含了太多的付出、奉献、与担当,同时也有着幸福、甜蜜、光荣与骄傲。2017年由于周波是家中独子,父母高龄,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周波申请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调回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公安局工作。张珊辞掉了工作背井离乡,远离父母跟随周波一起回到了他的家乡。由于公公婆婆年龄接近80无力帮忙带小孩,照顾两个孩子的重担落在了张珊的肩上。出于最初对警察职业的那份喜欢和热爱,2018年张珊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会东县公安局成为了一名辅警。从一开始说普通话到现在讲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工作、家庭两边顾,她依然是风风火火的经营,可能骨子里有一股“北方女汉子”不服输的劲,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要工作她依然兼顾自如,连同事们见了都要佩服的说她是“女超人”。
从看守所内勤到特巡警大队巡警,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边照顾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把份内的工作干的井井有条。她的优秀被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20年底被抽调到县局队伍教育整顿办工作。整顿办的工作很繁杂琐碎,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张珊经常都是领着两个孩子,边加班边辅导老大做作业,边打印材料边看着调皮的小女儿。长达4年的两地分居,如果彼此不是警察,也不会这样感同身受的理解身着这身制服的辛苦与幸福。
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双警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把家庭深埋在心底,全心全意奋战在公安工作第一线,守护着当初入警宣誓的誓言,因为同一个初心,他们选择了一身藏蓝;因为同一个梦想,他们选择了携手并肩!
吕胜萍
凉山州西昌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所长赵梦林妻子
支持公安事业、严把家庭“廉”字关,她是一个“贤内助”,又是一位女强人,辅助爱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同时,她立足本职,不懈努力,在自强不息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位新世纪新阶段警嫂的杰出代表。“当警属就意味着奉献”, 吕胜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丈夫是西昌市东城派出所所长赵梦林,常年以所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工作到夜里两三点,家中的一切事务全由吕胜萍一人承担。生孩子时丈夫由于西昌市闹地震在马道派出所待命;孩子发烧39度,半夜吕胜萍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去医院;赵梦林在外打击整治外流贩毒3-4个月,仅给妻子吕胜萍发过报平安的短信,而吕胜萍简短的八个字回信,温暖了赵梦林整个夏季:“安心工作,家里有我。”
公婆因病相继住院,赵梦林工作繁忙,只去医院看望了父母亲一次,把照顾二老的重担全部交给了妻子,妻子吕胜萍20余天白天上班,晚上守护在老人身边直到治愈出;儿子在成都读高中期间,一直都是吕胜萍去看望和陪伴,儿子的高考、填志愿等人生重要时刻,都只有吕胜萍一个人默默承担。
吕胜萍作为阳光学校体卫艺处主任,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带领体育组教师创编大课间操、开展二课活动。她教学能力很强,参加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课堂教学大赛,多次摘得省州市冠军,其中一次摘得全国比赛二等奖。为省、州、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及讲座20多次,培训1000多人;为姊妹学校送课下乡8次。她所带运动队在西昌市田径、乒乓球比赛中获单项第一、第二、第三名的有近百人,田径、乒乓球、足球比赛多次获得州级、市级男、女冠、亚、季军的好成绩。2017年训练的“极速少年”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全国第五名。论文有十多篇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市级的一、二、三等奖并有5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州级、市级刊物上。
吕胜萍能以一颗平凡的心,在生活与工作的征途上和丈夫风雨兼程,无怨无悔。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警察,命运却又让她成了一名警嫂。不论是民警、教师,还是辖区群众和学生,熟悉她了解她的人,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吕胜萍真是“金盾的后盾,花园的园丁。”